第(2/3)页 沈知县毫无察觉孙山的嫌弃,还以为真的找到知己。 这么多同僚,就属跟孙知县最合拍了。 呵呵,趁着这个空档,得多聊几句,往后想聊就困难了。 沈知县和孙山一边走一边说话。 沈知县问:“孙知县,家中有两个即将科试的孙子,学识一般般,哎,也不知道能不能高中。不知道孙知县有没有学习的好诀窍?” 一代不如一代。 沈知县举人出身,两个儿子一个白身,一个秀才,看着他们的学习情况,中举恐怕没机会了。 只能寄托给几个孙子,其中大孙子和二孙子即将要进场,但夫子又说他们学识还不够火候,沈知县那一个心烦。 儿子不行,孙子也不行,难道还要等曾孙吗? 沈知县其实做官做得不怎么开心,可要是辞官了,背后那么多人怎么吃饭?怎么依靠呢? 只好顶着挨批,苦闷地继续干。 只要管辖范围内不搞出天怒人怨的大事,官员被革职的系数还是非常难。 沈知县绝对不会主动辞官,除非告老还乡。 眼前这个孙知县也只不过比他的孙子大了那么一丁点,年纪轻轻就高中,必定有不少好的学识门巧。 要是孙子能悟出一星半点,说不定就高中了。 沈知县如此地“憨”,完全没想过孙山的诀窍是家族秘密,需要保密。 就这么直愣愣地问出来,相当地无礼。 幸好遇到的是孙山,毕竟他最喜欢分享知识,更喜欢为人师表。 沈知县这么问,孙山便如实地说:“沈知县,哪里有秘诀。只需要两个字“坚持”,日日夜夜地坚持,月复一月,年复一年,除了坚持,别无办法。” 孙山这么一说,沈知县深有同感。 更觉得孙山是知己。 大家泥腿子出身,明白读书的难能可贵。 只要能读书,不远千里也去找书书。 沈知县当初就是靠着“坚持”而中举。 沈知县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地看着孙山,连连赞同地说:“孙知县说得对。当初我读书,也贵在坚持。哎,可惜现在的牙子不明白。没办法坚持。” 可悲啊,一代比一代熬不了苦,沈知县眼看沈家正在没落。 第(2/3)页